5月18日下午,2023年南繁种业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项目路演活动在我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机构和企业展示了十余项先进农作物品种和相关创新技术。
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方式开展,参与人数400余人。活动过程中,路演方与参会嘉宾讨论热烈,线上、线下提问交流不断。
▲南繁种业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项目路演活动现场
在路演过程中,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介绍了LP007玉米品种,该品种采用差异化的技术路线——多基因分子叠加技术,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并提高作物产量;中国农业大学介绍了品质优良、口感出众的水果玉米、糯玉米品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介绍了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稻配置杂交而成的“南香丝禾”水稻品种,其具有产量高、米质优的特点,同时还介绍了具有良好试验表现的“南香黑糯”水稻品种;吉林广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具有多抗、机收优点的玉米广德5品种和抗性强、抗玉米螟活杆成熟的玉米先祥品种;似空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介绍了3D成像、具有良好人机工程学设计的高效率无目镜体视显微镜;浙江伍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介绍了应用太赫兹波技术具备机电一体化、一机多能、运行稳定和使用简便等特点的太赫兹波种子激活处理机,其不仅可以激活处理谷物种子、蔬菜籽等作物,还可以促进鱼苗或虾苗等水产发育;北京天丰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介绍了深度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育种效率、缩短育种时间、节约育种成本,实现快速精准设计育种的天丰(种子)加速器平台;海南蓝海新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介绍了比照增产表现非常突出的新农009和新农1135两个玉米品种。
▲南繁种业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项目路演活动现场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金波表示,省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从多个方面积极推动种业振兴,积极推动建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促进育种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着力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此次路演活动在种业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路径探索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期待海南省南繁协会、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等单位持续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
▲海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金波 致辞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书记兼副秘书长李立表示,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致力于打造集国际化种业科技交流、合作与投资孵化为一体的种业科创平台。此次路演活动是一次多方参与种业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转化的积极尝试,挖掘了许多优质项目,我会后续会向更多的会员单位、投资机构推介,与多方共同促进优秀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书记兼副秘书长 李立 发言
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吴清烜表示,海知所正稳步推进植物新品种交易新模式设计,将逐步打造覆盖境内外市场种质资源交易流转的服务平台,聚焦植物新品种及农业新技术等优质成果。未来海知所将面向种业企业、育种家、种植户等市场主体开展标准化、公开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交易和投融资支持等业务,助力种业振兴和科技创新工作。
▲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副总经理 吴清烜 发言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知识产权部朱浩然表示,崖州湾科技城正着力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枢纽,为推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知识产权部将一如既往为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一体化公共服务。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知识产权部 朱浩然 发言
本次路演活动由海南省知识产权局、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指导,海南省南繁协会、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主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分会、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协办。